重耳为什么要等到62岁的时候才回去当国君晋文公?让他无道的弟弟当国君那...
1、重耳的童年和少年都过得非常幸福。他好读书,也好结交士人,生活别提多平静了。然而当重耳长大后,年老昏聩的晋献公,竟在小老婆骊姬的蛊惑下,引发了骊姬之乱。申生自杀后,重耳也深受其害,万不得已,只得亡命天涯。一个国君的儿子落魄到有国不能回,有家不能归,这还真是悲惨的故事。
2、重耳(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国君)一般指晋文公。晋文公流亡的时候,经常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。有一年晋文公都快饿晕过去了,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他,当他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。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,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,携老母隐居于绵山。
3、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,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,煮成汤端给重耳喝,说是麻雀汤。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,后来在赶路时,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,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,重耳感动不已,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。十九年后,重耳做了国君,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。
晋文公重耳为什么要杀介子推?
1、在重耳流亡的19年中,介子推的行为肯定有让重耳不满意的地方。因此,重耳在成为国君之后,故意不封介子推,以此羞辱他。 介子推对此感到不满,因此背着老母进了深山。然而,介子推割肉奉主的事迹众所周知,他这样的行为,无疑将重耳置于不仁不义的位置。这让重耳对他产生了杀机。
2、晋文公不真的想杀介子推:介子推的功劳太大了,甚至比重耳还大,重耳只想把他留在身边,故意不封赏,可是子推却很不理解。“骊姬之乱”后,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,避难奔狄,随行贤士五人,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。此后,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,辗转周折,备历艰难险阻。
3、介子推认为,晋文公之所以能成为国君,是天命所在,与自己无关,自己之前忠君的行为是自然之举,不值得被奖赏,而且他觉得狐偃等人以为是因为自己的帮助,晋文公才能有今天,这种想法与偷人钱财的盗贼没有区别。之后,无心功名富贵的介子推带着母亲隐居绵山,临行之前,赋诗一首:有龙于飞,周遍天下。
jj象棋第38关重耳回国象棋残局怎么解?
1、车四平六,将4退1。(黑有变走【马3退4】,则1变2,车六平七,车3平4。1变3,车七进二绝杀)。车六进一,将4平5。马二进四,将5平6。车六进二,将6进1。(黑有变走【马3退4】,则4变5,马四进三,将6进1。4变6,炮六进三绝杀)。
2、兵四平五,将6进1 车八进四,车4退7 车八平六,将6退1 车六平四(车平将前将军),将6进1 车五进四,将6退1 车五平四(车平将前将军),将6进1 炮九平四将军,红胜。
3、单马胜单卒(7卒)请记住取胜要诀:只马欲擒三七卒,先到对河中线立,卒在左时帅在右,马再左移上河头。
4、公元前655年,晋国宫廷发生内乱,公子重耳避难赤狄,在沁县西部的阏与城中居住长达12年之久。长期流亡使重耳心情十分烦闷,跟随他的五个贤士想尽一切办法调整他的心情,于是君仆六人玩起了儿时在宫廷中玩过的象戏。比赛时,“投六箸,行六棋”,斗巧斗智,相互进攻逼迫,致对方死地而后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