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物丧志的典故与例子
见于《尚书·旅獒》:“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”春秋时,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,卫懿公特别喜欢鹤,整天与鹤为伴,如痴如迷,丧失了进取之志,常常不理朝政、不问民情。
周武王的故事 相传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,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暴君。他极力搜刮民间的金珠财宝和珍禽奇兽,大兴宫室园林,日夜和宫女们在其中寻欢作乐,搞得朝政腐败不堪,人民怨声载道。居住在渭河流域的周族,在西伯(西方诸侯之长)姬昌的领导下,不断向东发展。
玩物丧志出自一个历史典故,相传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外族进贡了一只鹦鹉,能说人话,非常可爱,武王引为奇物非常喜爱,问姜子牙以为如何?姜子牙达到此乃玩物,大王雄才伟略切不可因为玩物丧志,鹦鹉对江山社稷没有任何积极意义,是一种消遣娱乐的玩物,为了娱乐且不可丧失自己远大的的报复和进取心。
玩物丧志典故 周武王姬发灭商后,建立了西周王朝,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周武王一面分封诸侯,一面派出使臣到边远地区,号召各国臣服周朝。慑于武王的威名,许多远方国家和部族都先后派人到镐(周都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),向周王朝称臣纳贡。有一天,来自西方旅国的一位使臣献上了一只叫獒的大狗。
玩物丧志的故事
春秋时期——卫懿公 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,卫懿公特别喜欢鹤,整天与鹤为伴,如痴如迷,丧失了进取之志,常常不理朝政、不问民情。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,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,为了养鹤,每年耗费大量资财,引起大臣不满,百姓怨声载道。
见于《尚书·旅獒》:“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”春秋时,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,卫懿公特别喜欢鹤,整天与鹤为伴,如痴如迷,丧失了进取之志,常常不理朝政、不问民情。
玩物丧志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668年,这时中国历史已经进入春秋时期。周王室地位衰微,各个诸侯国纷起争雄,弱肉强食,齐桓公重用管仲,打出“尊王攘夷”的旗号,一举奠定了霸业。而此时的卫国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成语故事 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,向各边远地区的小国派出大批使者,希望他们都归顺周朝。这些小国为表示臣服都来朝拜,并且带来许多珍贵礼物。一天,西戎国王派使者送给周武王一条大狗。这种狗叫作獒,四肢较短,善于搏斗,凶猛异常。这条狗很有灵性,总是匍匐在武王面前,好像在行跪拜礼。
【成语故事】:这句成语见于《尚书·旅獒》:“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”周武王姬发灭商后,建立了西周王朝。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周武王一面分封诸侯,一面派出使臣到边远地区,号召各国臣服周朝。慑于武王的威名,许多远方国家和部族都先后派人到镐(周都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),向周王朝称臣纳贡。
玩物丧志的事例有哪些?
春秋时期——卫懿公 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,卫懿公特别喜欢鹤,整天与鹤为伴,如痴如迷,丧失了进取之志,常常不理朝政、不问民情。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,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,为了养鹤,每年耗费大量资财,引起大臣不满,百姓怨声载道。
明熹宗朱由校的故事:明熹宗朱由校也是位特别会玩儿的皇帝。朱由校即位时年仅16岁,正是当玩儿的年龄。不过,他的玩儿法比较高雅,有一定的技术含量。《明史》载,明熹宗心灵手巧,性喜椎凿髹漆之事,擅长亲手制造木器、漆器、玉器,在庭院设计和房屋制造方面也很有造诣,专业人士都自叹不如。
宠猫皇帝 武则天对猫是深恶痛绝,因为被她害死的肖淑妃曾骂过:“阿武妖精,乃至于此,愿他生我为猫,阿武为虎,生生扼其喉。”而明世宗朱厚熄对猫却情有独钟。世宗迷信道教,道士邵元节和方士陶仲文受宠,先后授予礼部尚书。户部主事海瑞因上书谏止,几乎丧命。